便秘

     便秘是因肠壁神经感受细胞应激性降低,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和排便反射,使大肠经常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便困难,多为三五日或七八日才排便1次。临床很多疾病中都可出现便秘腹胀、腹痛、痞满等症。
     其病理特点是燥热内结、阴虚,血虚、气滞、气虚、血瘀等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获取注释

便秘(诊断)

体针治疗一

取穴: 肺俞 足三里 大肠俞 上巨虚 内庭 合谷

肺俞
【足太阳膀胱经】
【穴位位置】在背上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三肋间静、动脉后支;布有第三或第四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侧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肺气在背部输转输注之处,所以称此穴为肺俞。
【生理功能】疏经祛风、理气止咳、宣肺清热。
【配伍穴位】配尺泽治疗肺炎;配太渊治疗哮喘;配太溪、照海、风门、膏肓俞治疗潮热、盗汗;配膻中治疗胸痛。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
【穴位位置】在小腿前外侧的上部,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静、动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为腓深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按摩后能增强下肢肌力,可维持走三里路,所以称此穴为足三里。本穴是足阳经之合穴。
【生理功能】和胃理肠、益气强身、健脾培元。
【配伍穴位】配曲池治疗高血压;配少泽治疗乳腺炎;配中脘、内前治疗胃肠疾患;配水沟、风府、上星、神门治疗神经疾病;配天枢治疗肠鸣、泄泻。
大肠俞
【足太阳膀胱经】
【穴位位置】在腰部,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四腰静、动脉后支;布有第三腰神经皮支,深层为腰丛。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与大肠相应,是大肠之气在腰部输转之处,所以称此穴为大肠俞。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调理肠道,行气利腿。
【配伍穴位】配天枢治疗肠鸣、腹胀;配次髎、腰俞治疗泄泻、便秘;配肾俞治疗腰痛。
上巨虚
【足阳明胃经】
【穴位位置】在小腿前外侧,足三里下3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静、动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胫腓骨之间有大的空隙,因此称巨虚。此穴与下巨虚相对,所以称此穴为上巨虚。本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理肠通腑、和胃通浊。
【配伍穴位】配足三里治疗急、慢性肠炎;配天枢治疗便秘、泄泻;配天枢治疗腹胀、肠鸣;配阑尾穴治疗阑尾炎。
内庭
【足阳明胃经】
【穴位位置】在足背,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的缝纹端。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腓浅神经足背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内指入内之意,庭指庭堂。穴在趾缝纹端,趾缝如门状,其处平坦似庭,所以称此穴为内庭。本穴是足阳明胃经之荥穴。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调理胃肠、清心安神。
【配伍穴位】配厉兑、窍阴、至阴治疗发烧;配足三里治疗胃痛;配环跳治疗下肢疼痛;配天枢治疗痢疾。
合谷
【手阳明大肠经】
【穴位位置】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稍靠近食指侧。简便取穴常以一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指蹼缘上,当拇指上是穴。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且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瑜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同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在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是两指开阖处,形似深谷,所以称此穴为合谷。本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
【生理功能】疏通经络、祛风止痛、安神定惊。
【配伍穴位】配下关、颊车治疗上下齿痛;配复溜治疗发烧无汗;配曲池、血海治疗荨麻疹;配列缺、大椎治疗头痛;配三阴交、至阴治疗难产。

【操作及手法】:肺俞穴从上向下斜刺5-8分,使针感向下传导;足三里直刺1-1.5寸,使针感向上传导或向下传导;大肠俞直刺1-1.5寸,使针感向下传导;上巨虚直刺1-1.5寸,使针感向下传导;内庭直刺0.5寸,使针感传至次趾端。合谷直刺1寸,使针感传至食指端。肺俞、足三里、大肠俞,于得气后施以捻转补法,留针l0分钟;上巨虚、内庭、合谷,于得气后施用捻转泻法,留针15分钟。每日针刺治疗1次,连续5次。以上诸穴均取双侧。
【功效】:润肠通便。
【注意事项】:平时多食蔬菜。

体针治疗二

取穴: 支沟 (第一次 双) 足三里 (第一次 双) 大肠俞 (第二次 双) 中脘 (第三次 双) 丰隆 (第三次 双)

支沟
【手少阳三焦经】
【穴位位置】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指总伸肌和拇长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前臂骨间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支通肢,狭窄处为沟。穴在上肢两骨间似沟,所以称此穴为支沟。本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泻热利窍、通调脾胃。
【配伍穴位】配明、阳陵泉治疗胁肋疼痛;配照海治疗便秘。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
【穴位位置】在小腿前外侧的上部,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静、动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为腓深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按摩后能增强下肢肌力,可维持走三里路,所以称此穴为足三里。本穴是足阳经之合穴。
【生理功能】和胃理肠、益气强身、健脾培元。
【配伍穴位】配曲池治疗高血压;配少泽治疗乳腺炎;配中脘、内前治疗胃肠疾患;配水沟、风府、上星、神门治疗神经疾病;配天枢治疗肠鸣、泄泻。
大肠俞
【足太阳膀胱经】
【穴位位置】在腰部,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四腰静、动脉后支;布有第三腰神经皮支,深层为腰丛。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与大肠相应,是大肠之气在腰部输转之处,所以称此穴为大肠俞。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调理肠道,行气利腿。
【配伍穴位】配天枢治疗肠鸣、腹胀;配次髎、腰俞治疗泄泻、便秘;配肾俞治疗腰痛。
中脘
【任脉】
【穴位位置】在上腹部,脐上四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支的内侧皮支(当胃幽门部)。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居于胃的中部,所以称此穴为中脘。本穴是手太阳小肠经、少阳、足阳明胃经所生,任脉之交会穴,八会穴之一,腑会中脘,胃之募穴。
【生理功能】调理中焦,和胃降逆,温中化湿。
【主治病症】腹痛、胃痛、腹胀、肠鸣、呕吐、吐酸、泄泻、黄疸、失眠、头痛、哮喘、虚劳、急性胃肠炎、荨麻疹、高血压、中风、子宫脱垂、神经疾病。
【配伍穴位】配公孙、内关、足三里治疗胃痛、腹胀、腹泻;配上脘、下脘、建里治疗胃病;配肝俞、胆俞治疗黄疸。
丰隆
【足阳明胃经】
【穴位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外踝上8寸,条口穴外1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在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丰为大,隆为盛。该穴处肌肉丰满隆盛,所以称此穴为丰隆。本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
【生理功能】疏经祛痰、和胃止痛、安神定喘。
【配伍穴位】配肺俞治疗支气管哮喘;配上星、百会、四神聪治疗精神病发作;配支沟、天枢治疗便秘;配丘墟治疗胸痛。

【操作及手法】:采轻刺激兴奋法,以促进肠蠕动。但对肠痉挛性便秘,用重刺激泻法,在下针后至找到痠麻等感觉时,即用捻针法刺激3-5分钟即起针。也有部份病例留针一刻钟,或单独用艾卷灸两侧大肠俞5-10分钟,每周三次,6-12次为疗程;个别病例单用灸法。在针治期内为了便于观察疗效均停止用泻药,饮食及工作情况仍旧,并建议患者尽量养成逐日排便的习惯。
【功效】:调肠通腹。
【辨证特点】:习惯性便秘在临床上较多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或数日不解;同伴发有恶心、头痛、头晕、口苦、腹胀、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使患者在精神上感到一定的痛苦。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食品。

体针治疗三

取穴: 丰隆 水道 归来

丰隆
【足阳明胃经】
【穴位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外踝上8寸,条口穴外1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在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丰为大,隆为盛。该穴处肌肉丰满隆盛,所以称此穴为丰隆。本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
【生理功能】疏经祛痰、和胃止痛、安神定喘。
【配伍穴位】配肺俞治疗支气管哮喘;配上星、百会、四神聪治疗精神病发作;配支沟、天枢治疗便秘;配丘墟治疗胸痛。
水道
【足阳明胃经】
【穴位位置】在下腹部,脐下3寸,关元穴旁开2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腹直肌及其鞘处;第十二肋间静、动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静、动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水为水液,道为通道。此穴有通利水道的作用,所以称此穴为水道。
【生理功能】疏经理气、通调水道、调经助孕。
【配伍穴位】配三阴交、水分、中极治疗小腹胀满和尿频、尿急、尿痛;配大敦治疗疝气;配阳陵泉治疗肾炎水肿。
归来
【足阳明胃经】
【穴位位置】在下腹部,脐下4寸,中极穴旁开2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腹直肌外缘,有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外侧有腹壁下静、动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归为还,来为返。该穴主治疝气,可还复而愈,所以称此穴为归来。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益气固精、调精止带。
【配伍穴位】配大敦、太冲治疗疝气;配太溪、气海治疗阴部肿痛;配阴陵泉治疗附件炎。

【操作及手法】:选穴丰隆,水道(左),归来(左),及水道、归来各旁开2寸处。均施捻转泻法。操作时,患者仰卧,刺入1.5-2寸。针1分钟,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调肠通腹,宣通三焦气机。
【治疗机理】:便秘虽有燥热、阴虚之异,但胃与大肠传导失常则为基本病机。丰隆为胃之络穴,别走太阴,能调节脾胃功能,培补生化之源。水道、归来旁开2寸处均有调整胃气、宣通三焦气机之效。三焦通则津液自下,胃气和则肠腑气可调,便结自解。
【注意事项】:饮食清淡。

体针治疗四

取穴: 天枢

天枢
【足阳明胃经】
【穴位位置】在中腹部,脐旁2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静、动脉分支及腹壁下静、动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在脐旁为上下腹的分界,脐上应天,脐下应地, 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所以称此穴为天枢。本穴是大肠之募穴。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理肠通腑、升降气机。
【配伍穴位】配丰隆、冲阳治疗水肿;配内庭治疗消化不良;配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治疗便秘和腹泻;配天分、阴交治疗脐周围腹痛。

【操作及手法】: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用28号2.5寸毫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深度以2寸为宜。进针后病人出现痠、麻、重、胀、热感时,捻针10-20秒。根据病情留针30-4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每5-10分钟捻针1次,出针时用消毒棉球压迫针孔,以防出血。
【功效】:调中和胃,调经理气。
【说明】:天枢穴为大肠之募穴,为大肠经气结聚之所。针刺天枢穴,可通行大肠经气,对腑气不通之便秘症有很好疗效。治疗时关键在于针刺手法,针感要强,如果不出现较强痠、麻、重、胀、热感,则效果不佳
【注意事项】:多食青菜。

体针治疗五

【操作及手法】:毫针由后向前平刺便秘区,余穴斜刺或直刺。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捻针1次。

耳穴治疗一

【操作及手法】:在一块0.6厘米X0.6厘米大小的胶布中央放一颗王不留行籽(或菜籽),将胶布贴于病人一侧耳朵的耳穴上,隔天换贴另一侧。
【功效】:调理肠胃。
【注意事项】:(1)耳贴药籽后.每天必须自行按压贴药部位5-6次,每次约3-5分钟,压呈稍痛为宜。(2)每天定时排便,排便时配合按压药籽。(3)晨起空腹喝一杯盐开水,有心脏,肾脏病者可喝温开水。多食粗纤维素食物,多吃水果、核桃肉、芝麻、蜂蜜等。禁食酸辣有刺激性的食物。(4)每治疗6次为1疗程,两耳隔日交替贴药籽。每次换药,须洗净贴药部位。

耳穴治疗二

【操作及手法】:将王不留行籽放在胶布剪成的0.5x0.5厘米方块中间,粘贴在上述耳穴上,压紧,手法由轻到重,按至有胀痛感为度,每次取一侧耳穴,3天换一次,于饭前多按压,平时也可按压。并嘱患者按时排便。
【功效】:润肠通便。
【注意事项】:饮食清淡。

耳穴治疗三

【操作及手法】:按压手法要重用探棒按压所选穴位,找出最敏感点后,在此穴按压中药王不留行籽。5-7天换1次,换压耳穴前嘱患者自行取掉,以免感染,每次取双耳。
【注意事项】:饮食清淡。

耳穴治疗四

【操作及手法】:先用探测棒在所取穴位范围测出阳性反应点,再行耳廓消毒,将粘有王不留行的胶布块贴压在穴位上,并用拇、食指对压、使之产生痠、胀、痛感,并嘱患者每日白行按压数次,每隔3-5天更换1次,6次为1疗程。
【功效】:润肠通便。
【注意事项】:饮食清淡,忌食辛辣。

耳穴治疗五

取穴: 足三里 (体穴)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
【穴位位置】在小腿前外侧的上部,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静、动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为腓深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按摩后能增强下肢肌力,可维持走三里路,所以称此穴为足三里。本穴是足阳经之合穴。
【生理功能】和胃理肠、益气强身、健脾培元。
【配伍穴位】配曲池治疗高血压;配少泽治疗乳腺炎;配中脘、内前治疗胃肠疾患;配水沟、风府、上星、神门治疗神经疾病;配天枢治疗肠鸣、泄泻。

【操作及手法】:耳廓局部用75%酒精消毒后,在一块5毫米x5毫米大小的方形胶布中央放l粒王不留行籽,将其贴于病人一侧耳廓的耳穴上,用手指按压籽粒,使局部有明显胀、热、痛感。嘱病人每天自行按压籽粒2-3次,每次3-5分钟,稍痛为宜。隔日换贴另一侧。同时电针针刺双侧足三里,每次30分钟,隔日1次。l0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
【功效】:通腑润肠。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

耳穴治疗六

【操作及手法】:用自制耳穴探针探压所选穴位,选有胀痛感部位,取王不留行籽用小块胶布固定于穴位上,虚证用较弱手法按压,实证用较强手法按压以耳廓有胀热感为度。每周贴1-2次,两耳交替治疗。
【功效】:调理三焦,润肠通腑。
【注意事项】:饮食清淡,忌食辛辣。

注意事项

用户登录

登录

用户注册

发送验证码

中医经典注册协议

同意并注册

中医经典网会员注册协议

中医经典网会员默认已经阅读且同意此协议,请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

  •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 2.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 3.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 5.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 6.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 7.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 8.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 9.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 10.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禁止在申请会员时使用相关本站的词汇,或是带有侮辱、毁谤、造谣类的或是有其含义的各种语言进行注册用户,否则我们会将其删除

四、禁止以任何方式对本站进行各种破坏行为

欢迎您加入本站点参加交流和讨论,本站点为公共论坛,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注册ID管理规则:(请勿使用以下注册名,含以下内容的注册名将被无条件删除)

  • 1.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其他名人的真实姓名、字、号、艺名、笔名;
  • 2.国家机构或其他机构的名称;
  • 3.不文明、不健康之名字;
  • 4.易产生歧义、引起他人误解之名字;
  • 5.图形、符号名字。

二、中医经典论坛绝对禁止谈论的内容

  • 1.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静坐、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
  • 10.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 11.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 12.禁止讨论一切政治问题。
  • 13.禁止任何与反腐败、社会现象(公安、城管、工商税务、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下岗、再就业等等)、国家部门领导升迁退职等相关的报道!不讨论任何政治内容;
  • 14.禁止发表任何色情文章和图片(包括打擦边球的内容和题目);
  • 15.禁止进行人身攻击;
  • 16.禁止散布恐怖、凶杀以及给人视觉反感的图片和内容;
  • 17.禁止对于政府和法律进行破坏的言论;
  • 18.禁止讨论一切违反中国法律和《国家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的内容;
  • 19.网站保持热爱中华民族文化,以纯中医,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为基石。任何反中医,反经典,反民族,反党,反国家的言论一概删除;
  • 20.为了保证论坛的严肃性,禁止使用历代名人,中医先师,信仰人士做用户名。违反的用户名我们论坛保持直接修改或删除的权力.因此请慎重选择您的用户名,一经注册,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情况,论坛不进行手工更改!为防止机器注册,请使用有意义的中文或英文名称,没有意义的用户名我们会定期删除。注册后,连续6个月内没有登录论坛的账号将自动被清除。

三、特别说明

  • 本论坛不提供在线诊疗服务,并禁止网诊。论坛上的方剂、病例、以及热心会员给出的方药仅供参考,论坛对此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不负任何责任。疾病治疗请到医疗机构,向医师当面咨询诊治。

四、其他事宜

  • 1.在本网站发表、回复严禁广告以及涉嫌广告的内容。互相尊重,禁止使用过激语言以及人身攻击,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 2.个人签名及头像中不得涉及商业广告、或不健康信息,利用个人签名、头像等进行广告宣传的、不健康信息传播的,删除处理;
  • 3.我们不对用户发表的帖子、上传的文件负任何责任。我们无法对帖子、文件的正确、完全和有效做保证,也不对帖子、文件的内容负责任。帖子所表达的是其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或与论坛相关实体的论点。如果您在本网站发现了令人反感的内容,请您与我们联系;
  • 4.在使用本网站时候,您还需同意不张贴任何侵犯版权的内容,除非版权属于您个人或属于本网站。转载其他信息内容时,请尊重原作者版权,并给以合适的标注,如:作者:王五,来源:新华网。(但不得利用此项规则涉及广告,否则一律删除处理)。从本网站转载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及来源,如:作者:张三,来源:中医经典(zyjd.co)。本网会员的医案、病例等,未经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转载本网的任何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5.我们保留以任何理由或不需任何理由即删除任何帖子及用户名的权力。您应对您张贴的内容负全部责任,并同意不通过您张贴的内容对本网站及本网会员造成伤害。当您所张贴的内容引起法律纠纷时,我们保留向公安等有关部门提交我们所了解的关于您的资料的权力。如若本网站由于自身原因、或不可抗拒力量关闭与暂停而不能持续服务时,本网站可能不另行通知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您只有无条件接受以上所有服务条款才能申请会员